第一部分 陶瓷器
新石器时代条纹陶罐
高 13cm,口径 9cm,腹径 14.6cm,底径 8.5cm
普宁市博物馆藏
2003 年普宁虎头埔发掘出土。灰色泥质硬陶胎。颈略外斜,鼓腹,圈足外斜。腹中部贴一周附加堆纹。器身拍印斜条纹,纹饰较清晰。其下部根据完整器复原。为虎头埔窑址复原器物。虎头埔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窑址。虎头埔文化的年代为距今 3600~4000 年。
新石器时代条纹陶罐
高 14.3cm,口径 9.5cm,腹径 17cm,足径 9cm
丁日昌纪念馆藏
泥质硬陶。侈口,束颈,鼓腹,矮圈足。器身拍印条纹,腹中部有一圈附加堆纹。造型美观,纹饰规整,具有新石器时代晚期土著文化的鲜明特点。属虎头埔文化的器物。
新石器时代印菱格纹陶壶
高 11cm,口径 6.7cm,腹径 7cm,底径 5cm
揭阳市博物馆藏
揭东区埔田金东岭村莲花心出土。侈口、尖唇,喇叭状高颈,垂腹,矮圈足。颈腹交界处有一周凹弦纹,腹部装饰交错条纹。陶质、形态和纹饰都与之相近的陶壶还见于饶平竹宅后头山遗址及福建闽侯溪头墓地。
新石器时代方格纹灰陶鸡形壶
高 14cm,口径 8cm,腹径 13.5cm
揭阳市博物馆藏
揭东区云路中夏村出土。灰褐色泥质硬陶。圆折肩,扁腹,凹底,前流口较大,后流口很小,前后流口之间有桥形提把。肩部以下拍印细方格纹。此器以高颈凹底为坯,捏合口沿及腹部而成,是本地区最早的鸡形壶。为后山类型的代表性器物。后山类型距今 3600~3400 年,是一处以鸡形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是榕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向青铜文化过渡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土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