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八一南昌起义爆发,中国共产党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汾水战役”遗址除了向后人提供潮汕地区革命战争战略战事的研究信息外,具有两方面的重大作用:一是对国人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使后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现在的幸福生活而奋战的伟大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二是依托其文化内涵开发红色旅游。因此,对“汾水战役”遗址的保护开发,意义深远,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力广泛,也从更深的层次上挖掘了揭阳的历史文化,有利于提高揭阳的知名度。 “汾水战役”遗址是八一南昌起义战斗遗址之一,在中国革命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也是潮汕地区不可多得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
“汾水战役”遗址位于“八一”南昌起义军和国民党军激战三昼夜的“汾水战役”战场——揭阳市揭东区玉湖镇汾水村与玉联村交界的竹竿山上。近年来,揭阳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对“汾水战役”遗址的文物保护工作。
“汾水战役”纪念公园建于1998年,东靠广梅汕铁路和206国道,西北临榕江北河支流和汕梅高速公路,高速出入口即在旅游区内,距揭阳市区21公里,距丰顺县城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公园占地1000亩,包括“汾水战役”烈士纪念碑及纪念碑广场、烈士陵园主墓区及墓园广场、英烈门、纪念亭、纪念馆等。汾水战役纪念公园的建设凝聚着几代中央军委领导人的心血。粟裕大将(一九七九年专程来揭)、肖克将军(当年起义军连长)等军委领导人到“汾水战役”中心战场巡视时,都作出建设“汾水战役”纪念碑的指示。
1979年12月,中央军委副主席粟裕到揭阳,指示建立汾水战役纪念碑,同时还题下“南昌起义军山湖战役烈士纪念碑”碑文。因种种原因,纪念碑没有建成。
1997年9月28日,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程建宁将军等中央领导和省、市、县及玉湖镇干部在玉湖镇召开“汾水战役”7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出建设“八一南昌起义汾水战役烈士纪念碑”的倡议。之后,社会各团体、个人纷纷响应,玉湖镇政府于1998年11月开始动工兴建“汾水战役”纪念公园,至目前已投资1000多万元,在当年战场中心——竹竿山建造14.32米高石体结构纪念碑1座(由原国家军委副主席刘华清题写碑文),并修筑3公里环山公路,配套功勋亭、英烈门、烈士墓和纪念馆,完善绿化工程等相关设施。
“汾水战役”纪念公园是揭东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武警广东总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2002年12月被省政府批准列为全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
2003年6月被揭阳市委、市政府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9年7月,被省委宣传部、省军区政治部定为广东省国防教育基地;
2014年12月,被省文明委、省委宣传部定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公园建成20年来,共接待军人、党员、干部、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超万人次。南昌起义汾水战役遗址已初步成为一处集党员革命传统教育、军事训练、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红色文化公园。
“汾水战役”的历史文化价值
1927年,南昌起义后,起义军为了和广东东江地区澎湃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东江纵队会合,迅速撤离南昌,经过赣南、闽西,直奔广东潮汕地区。
9月下旬打下大埔三河坝,留下朱德指挥第25师扼守三河坝。9月23日,起义军占领潮州。9月24日,起义军先头部队进驻汕头。这时,广东军阀黄绍雄、陈济棠、薛岳、钱大钧等军队,从四面八方涌来,向八一南昌起义军发动进攻。钱大钧带领2万人牵制朱德带领的三河坝部队;黄绍雄的2个师,在梅县度过畲江,进逼韩江;以陈济棠为总指挥的第4军第11师、13师和新编第2师在丰顺、揭阳一带集合,企图拦腰切断我军向海陆丰进军。
9月28日,周恩来、贺龙、叶挺率领的起义军6000多人,从榕城分2路向丰顺进发,准备消灭王浚的警备旅,然后经丰顺,出兴宁、五华取惠州,与东江地区农民起义军会合,发动土地革命,进而夺取广州,建立广东革命根据地。28日下午,起义军在玉湖镇浮山村红路头与王浚警备旅遭遇。起义军英勇善战,一鼓作气,把敌军逼向丰顺方向。一天内攻克了蜘蛛结网、谭岭山、竹竿山三个山头。29日中午,起义军正备攻克汾水村老鼠山时,陈济棠的第11师从兴宁赶来增援。此时,敌军增至2万多人。起义军在竹竿山以北与老鼠山以南与敌军展开拉锯式的战斗,最后把敌人逼入汾水村,进行巷战,然后又把敌人逼上瞭望岽,起义军用包抄战术从瞭望岽山后直击守敌,敌人也仓皇退至四岭排山据守。30日夜晚,起义军探实敌人增兵情况,给四岭排之敌以猛烈攻击后,快速撤离战场,向普宁进发。经过三天三夜的战斗,起义军歼敌3000多人,起义军也伤亡2000多人。这就是军史上有名的“汾水战役”。
南昌起义军在潮汕因强敌合围而失败了,但起义军挺进潮汕的历史功绩,却永垂史册,长留在潮汕人民心中。
起义军进军潮汕,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军事力量,动摇了潮汕国民党反动当局的反动统治,同时也使帝国主义者感动惊慌。
起义军入粤后,国民党反动派集结了约8个师共25000人的兵力,对付起义军。其中,敌在山湖一带阻击起义军的军队3个师又四个团,共15000人;围攻潮州的军队2个师约7000人;进攻三河坝的钱大钧部队3000多人(原三个师,在会昌约被消灭6000人)。起义军在玉湖、潮州、汕头、莲花山、三河坝等地战斗中,奋勇拼杀,合计歼敌7000余人,消灭了敌人有生力量。尤其是玉湖一役,令敌震惊,就连对手潮梅警备司令王浚事后也不得不公开承认,是役官兵“死伤甚重”。
起义军逼近潮汕时,国民党汕头市长方乃斌和几个县的县长纷纷逃离;潮梅警备司令何辑五忽然“积劳成疾”,“通电辞职”。接着,“警备司令及军人政客”,“乘华船逃往上海香港方面”;9月24日,“逃走的政界300多人,当各政界逃走时,极为狼狈。”。
起义军占领潮州后,帝国主义一片惊慌,急忙加派军舰到汕头港。9月27日,从香港驶来英舰六艘、日舰二艘、美舰、发舰各一艘,“一律卸去炮衣,烟筒煤烟突突,俨然如临大敌”。
起义军进军潮州并帮助当地建立红色政权,使潮汕人民看到了革命的希望,深受鼓舞并振奋起来。
起义军进军潮汕的枪炮声,使腥风血雨中的潮汕人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尤其是红色政权的建立,更使人民欢欣鼓舞,并深深地珍爱它。起义军进入潮州后,远离县城的大寨、鹳巢、浮洋等许多乡村的农民,跑了几十里的路,赶到潮州西湖参加欢迎大会,整个西湖山,差点给人群踩踏了。“任何人看到这种场面,都会深深信服革命力量的伟大。”起义军进驻汕头后,许多工人缠着部队,要求参加,誓为保卫红色政权而战。9月25日在牛屠地举行群众大会那天,一位白发苍苍的妈妈,举着儿子的血衣,步入会场。“她高举着旗帜,使人们对敌人刻骨仇恨,也使人们坚信:革命一定会得到最后的胜利!”
起义军留下了一批武器弹药和革命骨干,为潮汕地区开展武装斗争、建立红军和创建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有利条件。
起义军主力撤出玉湖战场后,把30支步枪和一批子弹送给了揭阳县委,同时留下了一批伤员。部分伤员伤愈后,参加了当地的武装斗争。起义军在流沙时,普宁党组织收集到50支步枪和3挺机关枪。起义军为地方留下了炮兵连长邓宝珍和绘图师贺志中等几位骨干。邓宝珍后来担任广东工农革命军第六团队的参谋长和军事训练班的教官;贺志中在尔后建立的大南山革命根据地的红色医院中担任领导工作。朱德率总留守三河坝时,曾给饶平县委去信,要他们派人去领枪。县委接信后,立即派县委委员张碧光、刘瑞光带着40名农军到三河坝,领回了40支步枪和一批子弹。茂芝会议后,朱德率部队离开饶平时,又赠给县委15支步枪,并留下了郭秩辉、汤家声、盘连声、刘振光、唐厚甫、庄政等11名伤员。留下的人员,都成为地方武装的骨干,其中,郭秩辉担任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四团队的副团长,汤家声任秘书长。
合理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发挥“汾水战役”遗址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
“汾水战役”遗址除了向后人提供潮汕地区革命战争战略战事的研究信息外,具有两方面的重大作用:一是对国人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使后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现在的幸福生活而奋战的伟大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二是依托其文化内涵开发红色旅游。因此,对“汾水战役”遗址的保护开发,意义深远,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力广泛,也从更深的层次上挖掘了揭阳的历史文化,有利于提高揭阳的知名度。
“汾水战役”遗址具有很大的挖掘开发价值,是一笔宝贵的红色资源。揭东区委、区政府早已提出要重点建设玉湖“汾水战役”红色旅游区,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但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将其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成立保护和开发专门领导小组,设立常态管理机构,特别是要进一步明确管理主体和责任部门,明确职责,高效运作,协调互动,抓好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各项工作。
要以缅怀先烈、不忘历史、教育后人、面向未来为主线,以弘扬爱国主义、振奋民族精神为主题,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和“整合资源、整体规划、联动发展、整体推动、分步开发”的原则,把战役遗址建设成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建设成红色旅游主题景区。一是要搞好建设详规。聘请专家作好遗址保护利用建设整体规划和具体建设项目详规,规划功能区域,配套旅游产业发展的“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建设。二是要找准红色旅游、文化旅游及生态旅游的结合点。充分利用玉湖丰富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底蕴,发挥新寮古村落“院士旧里、科技之乡”的名人效应,整合玉湖绿茶、淮山、芋头等特色产品及其生产基地资源,把景区打造成体验与休闲的精品旅游线路,推进新农村发展,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一是打好“红色旅游”牌,争取各级重视和支持,争取国家资金扶持;创造条件将“汾水战役”遗址申报成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是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等,加大对“汾水战役”遗址的宣传推介力度,增强保护开发意识,邀请文化界知名人士到遗址创作采风等活动,让各级各界重视支持遗址保护开发工作。三是举办推介招商活动。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吸纳社会资金办旅游。举办一些如合作开发招商会和旅游推介会,提高革命遗址知名度和吸引力。
一方面加强现有革命遗址的保护。坚持“保护为要、抢救第一、合理开发。加强管理”的原则,科学划定遗址保护区,强化后续管护,落实遗迹保护措施。比如当年的战斗指挥部、野战医院旧址及古大存革命活动旧址等,文管部门根据相关规定纳入相关的保护范围。另一方面加强文史收集工作。要深度挖掘收集整理民间流传下来的战斗故事、轶闻趣事等,汇编成册;通过查找文史档案等方式收集有关“汾水战役”的文字资料,形成完整系统的史料。三是加强古迹勘察,寻访民间遗留下来的有关战斗器械、生活用品等,为后期建立战斗遗址纪念馆打下坚实基础。
短期内,要在做好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在现有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道路、供水、供电及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针对现有纪念馆规模简陋的情况,力争在三年内建成一座面积5000平方米的南昌起义汾水战役纪念馆,陈列展览南昌起义和“汾水战役”的文物史料、起义军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以及建设声光影展示馆,以史为鉴,教育后人。
同时,投资建设配套红色培训基地、教育拓展基地,修缮“汾水战役”瞭望岽战壕沟、巷战等旧址,以丰富玉湖红色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