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冬阳送暖,清风徐来。这一天,对于2020年度的揭东而言,是个难忘的好日子。这一天,尽管还戴着防护口罩,尽管还测量体温,尽管新冠肺炎疫情还在全球肆虐蔓延;揭东的经济社会却继续保持稳定有序的良好发展态势,并在岁末年终之际,收获招商引资的累累硕果:投资总额超过25亿元的11个重点项目,在这一天同时开工建设。
这11个重点项目,涉及高端装备制造业2个,总投资额6.5亿元:揭阳巨轮“两基地一中心”(4.0产业基地二期),项目位于揭东中德金属生态城,计划总投资5亿元。揭阳市汇宝昌电器有限公司的精密高效节能微电机及配件产业项目,落户于揭东经济开发区,计划总投资1.5亿元。
涉及新型材料产业2个,总投资额4.25亿元:广东蒙泰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的聚丙烯纤维扩产项目,位于揭东经济开发区,计划总投资2.75亿元。广东德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反渗透膜生产线项目,落户中德金属生态城,计划总投资1.5亿元。
涉及商贸物流业2个,总投资额6.7亿元,均落户于揭东经济开发区:圆通速递揭东区域总部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3.2亿元。新加坡丰树集团揭东现代物流项目,计划总投资3.5亿元。
涉及轻工业产业2个,总投资额4.22亿元:揭阳市铭乐光学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在中德金属生态城设立德国铭乐光学(亚洲)生产基地,年可生产光学眼镜架及太阳镜架200万副。投资1.22亿元的揭阳市鹰之印精密工具有限公司的生产线项目,选址于中德金属生态城,年可生产套筒、旋具3700吨。
除此之外,还有总投资额1.5亿元、年产3万吨中药片剂、颗粒剂及硬胶囊剂的广东云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线项目。广东越群海洋生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的产业基地项目,年可生产1.5万吨水产种苗开口饲料。
而投资8000万元的揭东经济开发区新型工业园云棋路建设项目,作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成之后将大大增强园区的辐射力、承载力和竞争力。
这11个重点建设项目,涵盖高端制造业、轻工业、新型材料产业、商贸物流、生物制药以及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具有战略性、带动性、基础性以及可持续性和环保性等特点,为揭东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后劲与产业支撑。
25亿元助推揭东崛起!这可喜的发展局面,是揭东优化全区营商环境、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结果。
进入2020年以来,揭东就明确提出,将今年定为“环境提升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揭东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主动对接、积极服务好全区企业复工复产、增资扩产以及全区重点项目建设,提出要聚焦营商环境、生态环境的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
8月份以来,揭东区坚决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牢固树立“乙方思维”,在贯彻落实市“1+1+12”政策体系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容缺受理、工程建设项目承诺审批2个方案,实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制度;近期,还制定出台了揭东经济开发区入园企业若干措施、中德金属生态城产业扶持措施和塑胶行业集聚发展转型升级若干措施,形成了“2+2+1”政策体系,营商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
进入9月份以后,揭东区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带着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干货”,赶赴上海、浙江以及“珠三角”一带,一方面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查漏补缺继续完善和优化营商环境;一方面积极推介揭东发展环境与营商环境,全力以赴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作为全市的制造业高地与产业集聚洼地,揭东不但拥有“全国优秀经济开发区”这一产业主载体(揭东经济开发区是目前全市唯一集聚企业超百家的现代化工业园区);而且拥有全省乃至全国对德对欧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德金属生态城。这次开工的11个重点项目,7个落户于揭东经济开发区,4个集中于中德金属生态城。这既体现了揭东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优势,又彰显了企业集聚发展、集约用地、集中服务的发展理念。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今年来,揭东区在科学应对、打响打赢新冠肺炎疫情总体战、阻击战之时,于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创新局,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与干劲,栽梧桐引凤凰来栖,育园圃喜花香蝶来,终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机。
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招商引资
近年来,揭东区牢固树立“抓营商招商就是抓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关于“强化乙方思维、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要求,从审批环节入手,推优化服务入心,抓招商项目入库,盯入库项目落地,为揭东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用心用情帮企业揭东区牢固树立“乙方思维”工作理念,正确处理好“亲”与“清”的政商关系,切实了解企业家所思所想、所困所惑,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今年疫情期间,揭东区在中央和省、市出台相关帮扶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出台了《揭东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召开各类企业座谈会,切实解决企业物资难、用材难、用工难、审批难、资金难等问题。在前段时间的抗旱期间,揭东区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主动走访企业了解业主的诉求与困难,科学调度、合理保障企业生产用水,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克服季节性用水困难。
快审快批提效率为有效提高办事效率,揭东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实行施工许可证与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登记并联审批办理,办理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实行备案管理的企业投资项目缩短至3工作日内。实行核准管理的企业投资项目缩短至10工作日内。
为推进办事效率再升级,揭东区积极探索推进“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制度改革。研究制订了《揭东区工程建设项目承诺审批制度实施方案》和《揭东区容缺受理制度实施方案》,梳理出162项高频事项,纳入第一批“容缺受理”目录。
在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等7项工程建设审批事项方面,揭东实行允许承诺审批制;特别是对社会投资类项目,从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证的审批时限,由过去的58个工作日,压缩为现在的19个工作日(不含批前公示),整整缩短了39个工作日。
建章立制强政策在招商引资工作上,揭东区清醒地意识到:“招大引强”关键是要有好的政策环境。揭东区为此研究制定出开发区、金属城入园企业扶持措施。扶持措施根据揭东经济开发区和中德金属生态城的园区定位、产业规划等实际,从土地支持、贡献反哺、基建扶持、高企研发奖励等方面,细化完善具有园区特色的企业引进帮扶措施。
为帮助行业转型升级,揭东区制定《揭东区塑胶行业集聚发展扶持实施意见》。根据这一实施意见,揭东区从2020年至2023年,每年从财政安排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对建立中央工厂、技术中心、孵化中心、行业大学、供应链协同制造平台等予以资金支持,以此推动塑胶行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升级。
此外,揭东区还落实“民营经济10条”和“暖企60条”等扶持政策,今年来已拨付各级科技扶持资金2470万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资金1350万元。在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上,揭东区积极引导,去年来全区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项目共126个,投入技改45亿多元。
为落实支持企业上市发展扶持政策,揭东区注重培育梯队,不断充实上市资源。8月24日,该区企业“广东蒙泰”作为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首批企业之一,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抓好招商促落地揭东区按照“园区+产业+项目”的工作思路,立足产业链招商,处理好“短平快”和“高大强”的关系,定目标、定亩产实施精准招商;建立招商选资项目库,定期推介跟踪、筛选对接、更替销号,推动招商项目滚动式开发。
揭东区把今年定为“项目落地年”,严格落实“五个一”工作制度,区领导班子成员全部挂钩重点项目,全面践行“一线工作法”,建立每周一次碰头会、每月一次协调会、每季一次汇报会或现场会的“三个一”工作机制,定期会商、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据了解,揭东区近年来所引进的42家企业中,已建成投产的有12家,正在抓紧建设的有20多家。
强管护企优环境为营造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营商环境,揭东区持续整顿干部队伍存在的“怕、慢、假、庸、散”和“吃、拿、卡、要”等作风问题,制定出台了《揭东区关于持续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 ,巩固整顿成果 ,全面提升执行力工作方案》,以强有力的监督为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接下来,揭东区将进一步贯彻落实《揭阳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及促进产业发展“1+1+12”政策体系的工作部署和区“2+2+1”政策体系,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强化“乙方思维”,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勤勉的态度、更加扎实的工作,统筹抓好营商环境优化和招商引资各项工作,努力营造更加便利化、法制化,更具开放性、包容性的发展环境,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揭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