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9日,月城镇社工站以“双百”社会工作概论中的《“五位一体”社区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开展团队共学。
本章第一节案例部分首先基于S村生计和经济方面的困境及其根源分析,阐述社会工作者的社区经济行动及其后果;其次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资产建设的视角阐述社会工作者如何介入社区自治、社区社会文化生态资产建设,旨在逐步落实“五位一体”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基于第一节的实践经验,第二节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贫困、生计、社会发展、发展性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实践策略,试图建构具有“双百”特色的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本土内涵。
第三节 共创“五位一体”社区可持续发展
一、五位一体”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本土内涵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社会工作者扎根城乡社区,秉持社会公正、弱势优先、社区为本的价值观,基于对社区本土的社会问题和优势资产的社区评估行动研究,从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治等任何一个契合本土实际的关键发展议题切入/突破,运用整合社会工作方法策略,逐步推动城乡社区实现生计发展、社会互助、文化认同、生态友好、公共参与等“五位一体”社区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策略 (一) 从生计发展突破的社区发展实践 (二) 从社会互助突破的社区发展实践 (三) 从文化认同突破的社区工作实践 (四) 从生态友好突破的社区工作实践
三、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参与主体及其角色
通过具体社区工作实践案例,发现在中国现实体制机制下,社工站社会工作者推动“五位一体”社区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党和政府的领导,逐步形成社会工作者联动村(居)委会、村(居)民、社区社会组织(基金会)等逐步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可持续发展局面。
“五位一体”的社区可持续发展并非是社会工作一方力量或仅靠社区内生动力所能有效推动的,而是需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聚集党和国家的政治政策资源、社区在地优势资源、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公益慈善资源、企业市场力量,以及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的主体性及优势资产,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社区落地生根。
本章让社工理解“五位一体”对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义,通过实务案例,多方面分析该地的生计困境与项目,从多个层面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解读相关理论和概念的界定,学习了多种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策略和社工应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通过学习,让社工在未来工作中有更多理论支持,在典型案例中找到共同点,有更多的思路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