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白《寒雀图》:欲穷神而达化,必格物以致知

在中国绘画史上善于画麻雀的画家数不胜数,而崔白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画家。
崔白,字子西,安徽凤阳人,生活于宋神宗时期,当他被召入北宋画院做宫廷画家的时候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但是皇帝非常看重他,而且很喜欢他的画作。北宋的皇帝对崔白有一个特殊的要求“非御前有旨勿召”。意思是说,不是皇帝亲自下旨,别人是没有权利命令崔白画画的。可见崔白的画作多么受皇帝的喜爱。因此崔白留下来的画作很少。除了这幅《寒雀图》以外,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个大幅的作品叫《双喜图》,画的是两只喜鹊,树下还有一只回头的野兔,非常生动。《寒雀图》是绢本设色作品,装裱成手卷。高25.5厘米,长101.4厘米。画面没有用太多的颜色,也没有复杂的情节,而是呈现出一种以墨为主,兼有赭石色的色调,画幅展开我们先看到的是乾隆皇帝,用宋代上好的金粟山藏经纸,题写的4个字的引首“意关飞动”。

寒雀图(局部)
接下来就能欣赏到《寒雀图》的画心。画幅构图极其精妙,作者巧妙的把横幅进行了分割安排,就在左侧1/3的地方,他描绘了一棵枯树的树枝,树枝一粗一细,向左右两侧展开,就好像人的两个手臂,做出不同的动作,一个伸展一个弯曲,使得画幅的气势探索延伸,而它顾盼的方向向右展开,好像在舞台上亮相一样,在我的眼前这已经不是一棵枯树了,而是一个动作生动的舞蹈演员,在这枯树的树枝上栖息着几只麻雀,从右往左我们看到这些麻雀,有的在梳理着自己的羽毛没有被周围的环境所打动,有的正在凝神栖息在树枝上观望,还有的探着身子往远处鸣叫,还有的他正对着我们弓着背低着头,向下俯视,最有意思的是右边的这只比较细的树枝,上面落着三只麻雀,有两只挨得比较近,一个向左鸣叫,一只向右下俯视,右边的一只好像在打秋千一样,仰着身体,用两只脚爪勾住树枝,这个时候突然从右侧上空飞来了一只麻雀,还没有落到树,而是展开了翅膀往下俯冲。一群鸟儿看到了这个新来的客人,有的惊吓,有的镇定,做出了不同的反应。可以看出画家崔白观察得非常细致,在这一幅画上他就描绘出麻雀的飞、鸣、落、啄等不同的姿态,这九只麻雀大概涵盖了鸟类所有常见的动作。并且他把鸟身上的,细细的绒羽、斑点、花纹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似乎让我们听到了叽叽喳喳的叫声,感受到了生动的活跃的自然场景。

诗读起来有些拗口,大意是说这些麻雀争着占领这棵枯树上的寒枝,相互之间的争斗,眼睛都瞪圆了就像小花椒粒儿一样,带有嫉妒的感情,但是如果是有一只凶猛的猛禽大鸟,来侵犯的时候,它们就会舍弃自己的仇恨,而共同的联合起来保护自己。乾隆皇帝写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寒雀图》的解读。诗中所体现的是不是崔白的原意,我觉得这无关紧要。在中国美术史上,崔白的花鸟画代表了北宋中晚期花鸟画坛上的新风貌,崔白生活在宋神宗时期。在这个时期王安石通过自己对政治的改革,使得北宋积贫积弱的状况有所转变,虽然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时期的政治事件,这样的一个大的环境背景之下,也使得艺术使得画坛有了新的面貌,中国花鸟画从五代以来就形成了“黄家富贵,徐家野逸”两种流派。以黄荃和黄居寀父子开创的富贵、艳丽、工谨的花鸟画风占据了上层社会的贵族审美。黄荃、黄居寀善于描绘宫廷中的奇珍异鸟,技法以细致的描摹、勾线、渲染为主,色彩厚重,这样的绘画面貌特别受到了宫廷的喜爱。在王安石变法之后,在艺术领域也形成了一种变革的思潮。艺术家也希望打破这种陈旧的沉闷的表现形式,而出现活泼的清新的画风。以易元吉、崔白为代表的画家们推陈出新,极力地改变这种华丽的,陈腐的风气。从崔白的这幅《寒雀图》就可以看出,这幅画没有华丽的色彩,也没有展现宫廷中的奇珍异鸟,而是用常见的麻雀入画,形成了活泼的具有野趣的风格。画家用笔灵活多变,有的地方用淡淡的墨线来勾勒,描绘鸟的蓬松的羽毛的时候;有的地方用淡墨一层层地敷染,描绘树枝的坚硬峭立……画家又用侧锋皴出了树皮的质感,用笔多变且层次丰富。画家在表现鸟的喙和爪这些地方的时候都很见功力。他用精细的有力的线条勾出轮廓,而后又调配了淡淡的颜色进行敷染,好像写书法小楷一样的用笔,可见崔白把麻雀已经研究的非常透彻,通过这一幅画就可以看出,他突破了以往画家的程式化的用笔,而注入了自己精准的写实精神。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画家若要“出物之神”,必先“夺物之真”,在绘画中也融入了宋人的“格物致知”的理念。尤其是对自然景物观察得极其的细致,尤其是对自然静物观察的及其的细致。在当时来说并没有产生当代科学的解剖学,但是画家艺术家,他们这种格物致知的精神,融入到绘画创作中。把物象表现的极其的精准,“欲穷神而达化,必格物以致知。”这是清代画家邹一桂总结的,今天我们也可以把这句话用来对崔白绘画的评价,另外我们也应当看到花鸟画,历来就不是完全对自然界动植物的描绘和描摹,他最终的目的是要表达作者的心声,要讴歌自然的生命力,所以画家在花鸟画中还追求一种诗的意象,一种文学的意象,从这幅寒雀图中就可以想象到,在文学作品中是如何描写麻雀,如何描写秋天的枯树寒枝。虽然是对动植物的描绘,但是也带有抒情的成分在里面,非常的清新活泼。最后再注意一点,唐宋时期的画家,他们都没有落长题的习惯,都是在画幅的不起眼的地方署个名款。就在这幅《寒雀图》的下部略为偏左的地方,靠近粗壮的树干的位置,画家题写了“崔白”两个很小的字,这是了他的名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