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股室,各镇(直属)教育组、高完(职)中、区直学校:
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现将《揭东区教育系统2018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镇(直属)教育组、各高完(职)中、区直学校结合实际,认真制订具体工作实施方案,于4月30日前报区教育局创文办备案,并迅速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揭阳市揭东区教育局
2018年4月16日
揭东区教育系统2018年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根据市文明办《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通知》和《揭阳市教育局2018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方案》,结合我区教育系统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我的中国梦”教育、“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等活动,全面开展文明校园创建,积极营造未成年人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良好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精心打造活动平台,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推动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二、主要任务及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1.健全领导体制。围绕《揭东区教育系统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任务分解表》(揭东教字〔2018〕58号“附件二”)的工作要求,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2018年度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推进任务落实。
2.配合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配合有关部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调制度,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建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共同培育家教品牌,发挥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的作用;发挥好关工委“五老”队伍的作用,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建立稳定的社会教育基地。
3.合力打造工作品牌。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列活动,并结合自身工作,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创造典型经验、宣传成功做法,努力打造工作品牌。
(二)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4.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将“24字”渗透到未成年人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追求。组织开展“学习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争做有道德的人。
5.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将中国梦教育融入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等有关学科教学中;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班会、主题团(队)日活动和主题升旗仪式,增强广大中小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通过举办征文、演讲、文艺表演、书画展示等系列活动,引导未成年人确立远大志向,树立共同理想;深入推进“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做到每节有主题、有方案、有载体、有特色。
6.开展美德少年身边榜样学习活动。组织开展“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宣传展示美德少年典型事迹,用美德少年的良好品行感染、教育、影响身边的未成年人,凝聚崇德向善的道德力量,形成“崇尚美德少年、争做美德少年”的良好风尚。
7.持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组织各中小学开设以孝敬、友善、节俭和诚信为主要内容的经典诵读课,坚持晨间诵读、课前十分钟诵读、每日一诵等活动,鼓励各学校编印校园经典诵读课本,每学年举行一次经典诵读比赛展演。
8.加强未成年人公益广告设置宣传。通过宣传栏、LED电子显示屏、横幅、标语、海报、小手册、网站、微信等载体,广泛宣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公益广告,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浓厚舆论氛围,增强社会各界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识。
(三)抓好学校教育
9.组织开展“三爱三节”活动。广泛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利用开学典礼、入团入队、成人仪式等契机,设计开展有庄严感的仪式活动。开展“节水、节电、节粮”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增强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0.实施“文明校园”创建工程。认真贯彻落实《揭东区中小学文明校园创建实施方案(2017-2020年)》(揭东教字〔2017〕92号),积极开展文明校园、文明班级和文明学生评选活动。各中小学开展学守则、守礼仪、讲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出版一期主题黑板报,安排一次国旗下讲话,举办一次知识竞赛,组织一次演讲比赛。
11.上好德育课和少先队活动课。100%落实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和少先队活动课教学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加强思想品德课和少先队活动课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德育精品课”评比,举办少先队活动课优秀教学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12.组织未成年人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引导中小学生举止文明有礼,自觉不讲粗话、不说脏话,远离不文明行为;公共场所文明有礼,在公共场所自觉做到文雅得体,礼让他人,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交通出行文明有礼,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违规横穿马路,不跨越交通护栏;旅游观光文明有礼,自觉遵守旅游文明公约,懂礼仪、守秩序,礼貌谦让,尊重习俗,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网上交流文明有礼,绿色上网、文明交流,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争做网络文明使者。
13.开展“小手拉大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中小学生为主体,以劝导“乱闯红灯、乱穿马路、翻越栅栏、践踏花草、随地吐痰、随处吸烟、乱丢杂物”等不文明行为为主要内容,健全“小小市容监督员”队伍,适时组织学生文明创建宣传实践活动。
14.充分利用礼仪制度传播主流价值。各中小学坚持每周一举行升国旗仪式,师生齐唱国歌,精心安排国旗下讲话,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少先队员入队、青年学生入团分别举行隆重的入队仪式和入团仪式,对未成年人进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
15.加强中小学生法治教育。推进法治教育进课堂,开设法治知识课程,利用法治课、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仪式教育等开展生动活泼的法治教育,采取知识竞赛、征文、演讲、模拟法庭等各种形式深化法治教育。
16.积极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坚持师德考核制度,将师德作为教师评先评优,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开展治理中小学校和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行动,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和教师从教行为。
17.真情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落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机制,坚持“两个为主”(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实现“三个一样”(一样就读、一样升学、一样免费),做到零障碍;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帮扶留守儿童,拓展留守儿童活动阵地,健全完善留守儿童档案。继续办好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充实内涵,促进留守儿童幸福健康成长。
18.认真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落实体育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各中小学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程教学计划,开足体育课程,开足体育课时。继续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定期举办各类单项体育比赛,积极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按时上报测试数据,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协助做好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19.推进社区家长学校建设。协助有关部门进一步规范社区家长学校建设,对专人开展培训,举办专题讲座,邀请家庭教育专家深入社区巡回授课,引领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20.夯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阵地。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的措施,加强活动组织。
21.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支持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组建专业化、规范化工作队伍,定期深入中小学和社区家长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务。创新方式,重点面向毕业班的学生,围绕青春期调适、学习压力、家庭教育、网络依赖、早恋等问题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形成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品质。
(五)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22.实施乡村学校少年宫提升工程。健全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管理、使用的考核制度,提高经费保障能力,提升师资教学水平。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关爱留守儿童,打造特色项目,推出少年宫建设品牌。充实乡村学校少年宫义务辅导员志愿服务队伍,定期深入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志愿辅导,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标准化提升。
23.推进中小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开展学校周边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完善学校门前交通安全设施,努力缓解高峰期学校门前车辆拥堵现象。继续开展校园周边区域集中整治活动,重点排查违规网吧、娱乐场所、影像制品、非法出版物等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场所,及时清查校园周边流动和无证摊点,查处恐怖、迷信、低俗、色情玩具、文具、饰品和出版物销售,查处非法行医或以人流、性病治疗业务为主的诊所,不断提高家长、学生对学校周边环境满意度。继续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食堂、校内及周边商铺“三无食品”专项整治活动,切实保护未成年人食品卫生安全。
三、工作要求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系统工程、民生工程。各镇(直属)教育组、各中小学校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支持,通力协作,持之以恒,务求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学校要迅速行动起来,宣传部署,长效推动。积极整合优质资源服务未成年人教育实践工作。要上下结合,发挥优势,形成合力,形成层层推进,层层落实的工作局面。各地各学校要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及时沟通,反馈信息,研究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确保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二)突出工作重点。围绕中央省市文明办关于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按照《揭东区教育系统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任务分解表》,细化分解指标,明确工作责任,强化考核督查,狠抓任务落实,重点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的中国梦”、文明校园的创建、“三结合”教育网络、学习争做“美德少年”、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和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等重点工作。
(三)创新工作思路。各镇(直属)教育组和各学校要深入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方法,不断探索做好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及时总结推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先进典型,打造品牌,推广先进经验、做法,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抓紧、抓好、抓实,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断上台阶、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