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东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版 官方微信
曲溪街道2021年工作总结
来源:曲溪街道办事处 发布时间:2022-08-05 09:14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到:

  一年来,曲溪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十四次全会,市委六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市第七次党代会,区委二届六次全会和区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紧密围绕区委的总体部署,认真落实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机制、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机制、健全完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等政策措施,全力提升主城区经济文化、基础设施、宜居环境、公共服务等发展水平,实现中心城区形象和品位提质增效。现将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1年工作情况

  (一)夯实经济基础,推动重点项目产业行稳致远

  1.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全年完成区级库工商税收7913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1亿元(含技改),规模上工业总产值59.21亿元,限上商业企业销售总额45.5亿元,零售业8.49亿元,外贸出口总额3.51亿元,进口总额1351.35万元。

  2.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不断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全面扫清项目建设障碍。完成理想新城等8个重点项目年度投资19.87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额19.64亿元的101.2%。

  3.文商经贸聚集发展。围绕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热金宝等成熟企业加快上市。重点发展文化、商贸、物流、房地产、中介服务等第三产业。依托揭阳天虹购物中心、“美斯·朝启”文教创客综合体,打造全天经济文化聚集区。曲溪街道生活消费中心初见雏形。

  4.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牢固树立乙方思维,大力实施“回家行动”,参加区组织的外出招商活动,吸引外出乡贤回乡创业。配合落实上级“1+1+12”政策,积极加强与内外曲溪乡贤的联络沟通,广泛宣传金凤奖。

  (二)统筹城区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发展

  1.老城蝶变蓄势待发。紧抓“三旧”改造政策红利,积极推动老城区改造更新,缶灶码头片区“三旧”改造工程项目建成将为全区开展“三旧”改造积累宝贵经验,为主城区扩容提质和城市建设提供新模式。曲溪河拆迁扫尾工作有序推进。配合区住建局完成麒麟路提升改造和铁路公园工程拆迁补偿工作。

  2.新城崛起充满活力。坚持经营城市理念,推动城市格局优化升级,全力扶持建筑业和房地产发展。至2021年12月,理想新城项目、汇润·熙岸尚庭项目全面竣工。

  3.乡村振兴硕果累累。持续提升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水平,大港溪“灯杆彩凤,积厚流光”精品路线(涉及云南、龙砂、港畔三个村)入选第二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评比。寨一村、寨二村、港畔村、龙砂村、云南村、上围村、陇埔村共7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8个经联社)顺利通过区级美丽宜居村(2.0版)验收,69个入库建设项目已竣工65个、在建3个。寨一村和云南村于3月代表揭东区顺利通过2020年度省推进乡村振战略实绩考核第三方评估工作。其他20个经联社已达到干净整洁村(1.0版)标准并通过区级验收。陈寮村和新篦村已申报为2021年度区级美丽宜居乡村,已入库建设项目4个,在建项目4个。18个行政村村道全面实现硬底化建设,通达总里程39.7公里,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达到安全通客车条件。28个自然村基本实现村内硬底化道路全覆盖,建成总长155.4公里的村道巷道。

  4.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全域开展“厕所革命”,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16596户、村标准化公厕改造64个,完成率达双100%,其中寨一村建成A级以上公厕2座。28个经联社建成“雨污分流”管网总长171.6公里并发挥效应。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18个村建成垃圾分类亭。开发区中心市场、旧坑市场、路篦市场完成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并通过市级验收,圩埔市场正加快施工建设进度。28个自然村实现100%集中供水。接收揭阳丽景湾社区公共服务用房600.14平方米的使用权。推进行政村公路“单改双”、“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完成蟠龙村C785蟠龙南面线“单改双”项目建设,推动陈寮村C739西门线、陈寮VK89福德横道路硬底化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建成。争取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资金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寨一西门公厕、诸美社区市路上-市路下道路工程、旧坑村旧坑市场改造二期道路工程已竣工验收,五堆村敬老院段村道路面水泥化及排水排污工程已完工待验收。

  (三)严抓生态环保,推动生态宜居环境全面提升

  1.污染源整治有力度。顺利完成中央生态环保督察9宗交办案件整改和办结工作。积极配合区环保局开展污染源日常巡查监管,针对“散乱污”工业企业开展巡查209次,关停取缔12家。加强对排气企业监管,督促企业落实废气收集和净化处理。强化露天焚烧的管控力度,制止露天焚烧156宗。办理及回复市长热线办转处环境信访案件41件。

  2.水污染防治见成效。扎实做好榕江北河和枫江流域水质达标攻坚工作,持续提升净化曲溪河、大港溪、诸美溪、蟠龙新溪、横山直溪等5条支流和横山村双河片汇入枫江生活溪口、枫口村枫口水闸生活排口2号、枫口闸口、曲溪街道枫口村灰窑头生活溪口3号、人民大道闸口等5个排口断面水质。已对诸美溪和5个排口落实封堵措施,将污水抽(引)至市政管网或转运。全面排查入溪排水口226个(含市政拍门47个),截污引入雨污管网的165个,落实封堵14个,确保各类污水不流入江河。积极配合区住建局对曲溪河、大港溪、枫口村生活溪口3号、诸美溪、狗尾埔大沟等启动水质提升应急工程,全面实施内河综合整治,现已完成清淤,进行控源截污,截污后接入市政管网。曲溪市港闸、港畔水闸、蟠龙村闸口、横山闸口等4个参评断面综合污染指数都不同程度下降。建设蟠龙新溪、横山直溪生态修复整治工程项目,种植狐尾藻,提升水质和环境。

  3.创文整治持续开展。紧紧围绕区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方案抓好贯彻落实,建立村级清洁保洁队伍共675人,全部纳入网格化体系管理,印发创文宣传资料1.6万份。持续强力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累计排查整改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3653处,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3384处,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1057处,拆除危、弃房1间8平方米,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22处15158平方米,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146处17平方米,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水体污染86宗。

  4.人居环境逐步改善。严格落实村(居)环境卫生评比“红黑榜”制度,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村21个。28个自然村全部纳入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成垃圾转运站(点)16个,其中4个由区环境卫生事务中心负责管理,各村配备保洁员200多名,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村庄保洁覆盖面和垃圾处理率达到双100%。打造“四小园”等小生态板块,提升全域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面貌,开坑闲置土地,见缝插绿美化,打造小菜园23个1660平方米、小果园5个450平方米、小花园31个5562平方米、小公园27个46812平方米。

  (四)提升治理能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发展

  1.基本生活保障到位。社会救助全面覆盖,精准扶贫户126户202人实现全面脱贫,落实防止返贫监测管理2户8人。完成低保特困入户核查441户,完成残疾人基本状况入户调查911名,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证536名,新增低保21户、特困28户,新增领取80岁以上高龄老人生活津贴157人,突发灾难救助8户,新增大病医疗救助13人、重度护理残疾72人、残疾人生活护理津贴13人。

  2.公共服务精准发力。努力营造便捷优质政务服务环境。加强“两保”工作,张贴医保宣传海报800多张、横幅100多条、宣传手册5000多份。完成2021年度城乡医疗保险参保80786人,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缴18015人,城乡居民养老生存认证11871人,企业退休职工生存认证1169人;年满60周岁申请城乡居民养老待遇673人;申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次性待遇发放916人。落实计划生育“四项奖励”政策。新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对象11人,累计714人;特别扶助对象6人;新增符合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对象14人,累计295人;节育奖对象433人。落实就业就业扶持政策。完成劳动人事争议调解12宗;解决劳资纠纷73宗;调查企业劳动合同签订情况15家;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就业1人;加强就业风险监测2家;创业带动就业40人;企业工资薪酬调查工作6家;困难人员再就业25人。

  3.医疗卫生优化提升。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区关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最新要求,健全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三人小组”联合检疫工作,全年采集咽拭子2万多人次,完成新冠疫苗接种21.57万剂次(曲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加强免疫人数占比84.62%,全面提高群体免疫比例。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原曲溪卫生院)门诊工作总量6.36万人次,出院3814人次,荣获“广东省第三届妇幼公共卫生项目主题宣传作品征集大赛”视频类三等奖。曲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总人次13.59万人次,接种率达95.32%。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妇幼保健、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等多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居民健康档案9.37万人,开展孕13周前建册并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产妇1045人,孕妇产前筛查1712人次,住院产妇分娩1828人,新生儿疾病筛查1829人次,0至6岁儿童1次及以上随访6821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65岁及以上居民4867人、0至36个月儿童1953人,65岁以上老年人保健4032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405人,肺结核患者27人,高血压患者2225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1001人,宫颈癌免费筛查801人,乳腺癌免费筛查811人。完成18个村卫生室乡村医生的专业技能培训,举办健康教育讲座12次,举办健康教育咨询活动10次。辖区有村卫生站61个,养老院1所,公办医护275人。

  4.社会大局安定有序。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动,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及时妥善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加强源头治理。累计受理网上信访件38宗,已办结29件。处理“急难愁盼”留言板留言36条,已办结30条。办结《揭阳市政务热线诉求拟办单》151单。健全重点特殊人员群体管理机制,登记严重精神患者461人、“法轮功”人员53人、社区矫正 5 人,刑满释放人员19人,全部落实监护人和社区监管责任,清理反宣品1000多余处。

  5.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巩固城区基础教育。2021年各中小学开展公开课校级456个、镇级12个,专场讲座校级90个、镇级12个,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648篇。教师获得竞赛和评优区级一等奖4人、二等奖16人,三等奖2人;市级二等奖3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省级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学生获得竞赛和评优区级一等奖85人、二等奖65人、三等奖73人;市级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4人。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先后组织教师代表全市参加省青年教师能力大赛荣获二等奖、三等奖,参加省第十届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展示荣获二等奖;代表区教育系统参加全区“感悟·初心” 主题演讲比赛荣获一等奖;参加区“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师德主题征文获得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1人;参加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比赛,教师组获得一等奖1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9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先后组织学生参加区中小学学生“知党恩·感党情”主题征文比赛获得一等奖1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4人;参加全区中小学生“爱我家乡水”手抄报比赛获得一等奖10人、二等奖7人;参加区“中华经典诵读比赛”获得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参加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比赛,学生组获得一等奖5人、二等奖12人、三等奖17人;参加区现场书画比赛,获得一等奖3人、二等奖1人。积极推动奖教奖学。路篦村发动乡贤筹集基金成立教育促进会,筹资向区第四小学捐赠空调70台。

  6.文明法治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效应,完成路篦村、云南村、寨二村、圩埔村和三友村等5个精品实践站建设,专项开展“扫黄打非”行动,多形式举办亲子阅读、节水送水、迎新年“书春送福”送春联活动、“情暖农民工 留粤过大年”新春行动、“中国梦·劳动美——指尖上的芳华”主题花艺比赛等活动,不断满足和丰富基层精神文化需求。20个村(居)完成法治社区建设,“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深入开展,21名社区顾问律师累计提供法律服务260次,其中法律咨询服务160次,法治宣传50次,人民调解6宗。组织开展法治进社区、法治进校园、“法轮功”存量清零行动。

  7.安全责任落实到位。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校园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森林防火、反诈骗、三防等工作。大力开展消防宣传“七进”活动、打通消防“生命通道”、敲门、夜查等专项行动,培训师生2000多人次,组织经营业务员工实操训练20场次2704多人次。严格落实降低火灾风险“四加一”措施。检查整治各类生产经营场所678家,其中:三小场所527家,出租屋21家,工业建筑54家,公共场所18家。查封场所15家,整治火灾隐患1048处。街道增设市政消防栓20个、公共消防器材配置点10个。各类生产经营场所共切割紧急逃生口409个,增配灭火器2350瓶、烟感报警电铃756个、应急照明灯具843部。落实市场秩序和食品安全监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800人次,检查市场200个次,餐饮服务单位900户次,药店160户次,落实农贸市场档口检查个数4200个次。常态化严格把关进口冷链冻品和活禽经营活动,对辖区内20家冷链冻品经营户经营户开展日常监督检查80个次;检查禽类经营户15个次,约谈3家。检查学校及周边餐饮店45家次,完成食安快线商户注册310户,培训225户。上线使用特食追溯系统35家。完成食品销售风险分级管理A、B级主体评级184户。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开展“2021年全国安全用药月”药品科普宣传活动,检查药店90家次,发放药品宣传读本250份。

  (五)深化改革措施,推动各项工作机制协调运行

  1.产权改革试点完成。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顺利完成2020年度的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工作,全面完成2021年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换届工作,其中寨一村、港畔村、港美村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份额制改革试点工作,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为全面启动产权改革积累宝贵经验。

  2.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持续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积极探索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路子,旧坑村市场改造二期档口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为旧坑村集体经济稳步增收奠定基础。积极推动缶灶码头片区“三旧”改造工程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壮大缶灶村集体经济和完善村级公共基础设施。

  3.三资平台规范运转。加强农村集体“三资”交易服务平台制度建设,已成功交易12宗。

  4.统战侨务紧抓在手。抓实民族统一战线工作,配合完成市政协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人选、区政协第三届委员会委员人选推荐工作。配合做好区第一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及委员推荐工作。加强民族宗教工作管理,摸查录入民间信仰活动场所73家,接受社会各企业、团体或者社会各界人士捐赠及物资。

  5.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完成20个村(居)团组织、工会组织换届工作。完成普通民兵2850人和基干民兵120人整组工作,完成适龄青年兵役登记449人,实现了应征入伍31名,超额完成任务。此外,妇联、退役军人服务、体育旅游、打假打私、电力、人口统计、殡改、红十字会、工商联、通信能源、兽医、动物防疫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六)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基层组织更加坚强有力

  1.政治建设统领全局。坚持和加强党工委对街道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圆满完成曲溪街道区域内区人大代表选举和市人大代表推荐工作。认真落实区二届人大六次全会精神,及时办结和答复相关议案和建议意见。组织市、区人大代表参加各类视察、调研、监督、慰问活动6场次。

  2.思想建设基础牢固。将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带头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第一要务,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市第七次党代会和区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等列为重点学习内容,在街道上下掀起了学习宣传的新高潮。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党性和道德教育,向区“文明揭东”公众号推送9篇推文,其中2篇推上“学习强国”平台。多形式开展“忆党史•担使命”主题读书活动、“光影铸魂”电影党课活动、参观《党的光辉照南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东革命历程》图片展览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城市添光彩”文明创建活动等,带动村(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学习。

  3.作风建设扎实牢固。认真落实深化改革、转变职能工作要求,完成街道体制机制改革,设立9个机关办公室和7个服务中心(站)。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落实好“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城市添光彩”文明创建活动、“百名组工干部联支部访党员”活动和民情走访活动,形成调研报告12份,办结暖心实事128件。

  二、2022年工作计划

  曲溪街道将以市第七次党代会和区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紧扣“打造环境可载的现代产业区、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崇文尚信的和谐家园的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围绕“1+3+5”(一个引领、三个支撑、五个示范)的工作新思路,即:以党建引领曲溪高质量发展;以队伍为支撑,以制度为支撑,以项目为支撑;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示范,做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示范,做城乡产业融合的示范,做教育、医疗聚集的示范,做平安、法治有序运行的示范。坚持挂图作战,逐一落实好“党建、产业、基础设施、乡村振兴、民生、平安”六张地图,算好“产业经济、民生、历史欠账”三盘账,进一步激发内在潜能,突破发展瓶颈,全力推动曲溪街道现代化建设。

相关附件:
揭东区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