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猖獗、手法多样,为了您的财产安全,防止上当受骗,广东省公安厅新型犯罪研究中心汇编了一些近期常见的骗术,请您提高警惕,不信陌生来电、不点不明链接、转账务必冷静三思!
骗术一:刷单诈骗。骗子利用抖音、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网络平台发布兼职广告(淘宝购物返利、抖音活动返现、刷单冲销量等),以轻松获利的形式营造一个抢名额赚钱的氛围,让人跃跃欲试,上当受骗。
警方提醒:任何发布“低门槛、高回报”的兼职信息,先付款后返款诱导刷单转账的虚假交易都是诈骗。切莫贪小便宜,上当受骗。
骗术二:贷款诈骗。骗子利用申贷人求款心切的心理,通过打电话、群发短信、发网络平台发布低息、快捷、零担保贷款等虚假信息,以贷款不成功肯定会退款为诱饵,以交纳保证金、解冻费、贷款需激活、刷流水、提高信用分等各种理由不断诱导事主转账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切勿轻信电话及网络贷款信息,不明网址链接点开后需要填写个人信息、银行卡号及验证码,放款前收取保证金、做银行流水要求汇款都是诈骗。
骗术三:冒充客服。骗子常用手段为冒充各大网络购物商城平台客服来电,谎称商品质量出现问题(运输途中丢失、损坏),以退款、理赔、刷流水、解除付费会员业务等理由骗取事主的信任,并要求事主加骗子微信、QQ好友,随后提供二维码让事主填写银行卡信息,短信验证码骗走钱财。
警方提醒:“客服”来电需提防,所有要求扫二维码退款、先转账、借贷操作,刷流水提高信用分、提供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骗术四:网恋诈骗(杀猪盘)。骗子用高质量微信头像和朋友圈,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善解人意,高门大户的大帅哥或白富美形象,对被害人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以最快的速度获取信任,成为“恋人”关系。最终卷走其钱财。
警方提醒:网络交友要小心谨慎,要清醒认识到网络是虚拟的世界,“网络恋人”所有的甜言蜜语都是为了套你交出资金,切忌感情用事,盲目听信“网络恋人”指引进入抢单、刷单、投资等平台操作转账,避免损失。
骗术五:注销贷款账号。骗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各大院校学生资料,冒充360借条、美团贷、京东金融等贷款公司客服有针对性给目标对象打电话,能准确说出受害人姓名、身份证号码、所属院校信息,同时出示伪造的贷款公司工作证、身份证、国家文件形式的《授权证书》或《授权委托书》及公章等高度迷惑性的资料,以达到诈骗的目的。
警方提醒:凡是自称贷款平台客服,以“国家要求注销校园贷,不注销会影响个人征信”的都是诈骗。
骗术六:网络购物。网络购物诈骗常见的方式主要有:购票诈骗、低价购物诈骗、假冒代购诈骗。骗子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社交平台发布优惠信息或者利用购物网站发布低价二手物品信息,待事主下单后便称系统故障需要重新激活,发送虚假购物网站让事主填写个人信息或诱导私下购物转账支付,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网上购物一定要在官方网站或可信度高的第三方购物平台购买,切勿轻信对方的各种理由离开官方网站而进行私下转账交易。
骗术七:游戏账号诈骗。骗子在游戏、QQ群、微信群中发布虚假买卖游戏装备、账号、各种充值优惠套餐的广告信息,诱导受害人进入虚假交易平台进行交易,事主在该平台交易后,骗子以充值金额不足、不能自动发货、安全检测、退款保证金等为由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网购游戏账号存在一定风险,交易游戏装备、货币、充值需通过正规平台,不轻信各种优惠,不轻易转账。
骗术八:冒充公检法。骗子冒充公安局、法院、检察院人员通过打事主电话谎称事主涉及违法犯罪,要求事主下载“公安防护”APP或进入犯罪分子提供的网页链接查看自己的涉案信息(如:通缉令、逮捕令、洗黑钱、邮包藏毒等材料)恐吓事主,要求事主在“公安防护”APP或者其提供的页面链接输入自己的银行卡信息,短信验证码,骗取钱财。
警方提醒:切记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没有安全账户,不会要求下载“公安防护”等APP,机关单位不会通过“电话办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