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况
(一)区位条件和交通环境。
“汾水战役”红色旅游区位于揭东区玉湖镇汾水村与玉联村交界处,山头名称为“竹竿山”。旅游区建于1998年,已有10年时间。东靠广梅汕铁路和206国道干线,西北临榕江北河支流和汕梅高速公路,高速出入口即在旅游区内,距揭阳市21公里,距丰顺县城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二)汾水战役红色旅游区相关情况。
1、景点历史概况:1927年,南昌起义后,起义军为了和广东东江地区澎湃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东江纵队会合,迅速撤离南昌,经过贑南、闽西,直奔广东潮汕地区。9月中旬打下大埔三河坝,留下朱德指挥第25师扼守三河坝。9月23日,起义军占领潮州。9月24日,起义军先头部队进驻汕头。这时,广东军阀黄绍雄、陈济棠、薛岳、钱大钧等军队,从四面八方涌来,向八一南昌起义军发动进攻。钱大钧带领二万人牵制朱德带领的三河坝部队;黄绍雄的2个师,在梅县度过畲江,进逼韩江;以陈济棠为总指挥的第4军第11师、13师和新编第2师在丰顺、揭阳一带集合,企图拦腰切断我军向海陆丰进军。9月28日,周恩来、贺龙、叶挺率领的起义军6000多人,从榕城分2路向丰顺进发,准备消灭王浚的警备旅,然后经丰顺,出兴宁、五华取惠州,与东江地区农民起义军会合,发动土地革命,进而夺取广州,建立广东革命根据地。28日中午,起义军在玉湖镇浮山村红路头与王浚警备旅遭遇。起义军英勇善战,一鼓作气,把敌军逼向丰顺方向。一天内攻克了蜘蛛结网、潭岭山、竹竿山三个山头。29日中午,起义军正准备攻克汾水村老鼠山时,陈济棠的第11师从兴宁赶来增援。此时,敌军增至2万多人。起义军在竹竿山以北与老鼠山以南与敌军展开拉锯式的战斗,最后把敌人逼入汾水村,进行巷战,然后又把敌人逼上瞭望岽山,起义军用包抄战术从瞭望岽山后直击盘守在瞭望岽山的敌人,敌人仓惶退至四岭排山据守。30日夜晚,起义军探实敌人增兵情况,给四岭排之敌以猛烈攻击后,快速撤离战场,向普宁进发。经过三天三夜的战斗,起义军歼敌3000多人,起义军也伤亡2000多人。这就是军史上闻名的汾水战役。
2、景点建设及对外接待情况:汾水战役纪念公园位于“汾水战役”战场——玉湖镇汾水村与玉联村交界处的竹竿山,总占地面积2000亩,东靠广梅汕铁路和206国道,西临汕梅高速公路和榕江北河。纪念公园的建设凝聚着几代中央军委领导人的心血。粟裕大将、肖克将军等军委领导人在汾水战役中心战场巡视时,都做出建设汾水战役纪念公园的指示。1997年9月30日,由揭阳市老游击战士联谊会、潮汕历史文化中心揭阳研究会和玉湖镇人民政府发起,在玉湖镇政府召开“汾水战役”70周年纪念大会。大会发出了兴建汾水战役纪念公园的倡议。玉湖镇积极响应倡议,多方筹资400万元,于1998年11月动工,1999年3月底完成汾水战役纪念公园首期建设,建成英烈门、烈士公墓、环山公路路基、纪念碑等工程,原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为纪念碑题写碑文。汾水战役纪念公园2002年12月11日被省政府批准列为全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3年6月被揭阳市委、市政府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9月被揭东县委定为党员革命传统教育基地。9年来接待老游击战士、党员干部、师生群众18万人次。
玉湖镇是揭阳市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示范镇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省委书记张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欧广源等领导先后到我镇视察。揭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汾水战役纪念公园建设,2006年清明节,副省长、时任揭阳市委书记万庆良到汾水战役烈士纪念碑祭奠革命先烈时,指示要把汾水战役纪念公园建成一处高规格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园林建筑专家、老教授肖鸣为烈士墓园精心设计,组织施工;省市县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指导。汾水战役纪念公园二期工程包括环山水泥公路、纪念碑广场、重修烈士公墓、墓园广场、登山路径、纪念馆和部分绿化工程,总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至2007年6月,第二期工程建设基本完工。工程总投资630万元,其中市支持280万元,县支持250万元,镇自筹100万元。2007年7月31日,揭阳市在汾水战役纪念公园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大会,市、县几套班子领导和玉湖镇干部群众、学校师生共1000多人参加了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