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东人民政府网站
无障碍版 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部门动态
超3000场次科普活动将开展
来源:揭东区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 发布时间:2025-09-08 17:09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到:

  29-1.png

  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9月4日,广东省首届“全国科普月”暨第八届“广东科普嘉年华”启动仪式在广州正佳广场举行,主会场活动将持续至9月7日,市民群众逛着街就能免费玩转科普。整个9月,预计全省将开展超过3000场次科普活动。

  发起“新质生产力科普倡议”

  启动仪式上,广东省科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成洪波出席并致辞。他表示,科学普及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关键举措,也是支撑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石。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需以此次活动为抓手,持续深化科普工作创新,推动科学精神深入人心,为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提供坚实支撑。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树立科技榜样,成洪波向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院长朱伏生、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农兴中、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孙剑等2024年广东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代表颁发荣誉证书。该评选由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等联合开展,经层层筛选,最终选出10名获得者。

  广东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代表还与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小学校、科普组织的志愿者代表共同向全社会发起“新质生产力科普倡议”,呼吁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科普实践,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广泛开展新质生产力科普宣讲,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我从事3D打印生物材料方面的工作,到中小学去做科普演示时,我们把食品级的3D打印机拿到课堂上,让孩子设计不同形状的巧克力,孩子们都很感兴趣。”“最美科技工作者”代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副所长赖毓霄说,“科学是严谨而有趣的,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有义务积极参与科普工作,种下科学的种子。”

  广东省首个“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在现场全面拉开帷幕。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开平中微子研究中心主任李小男、中国联通网络通信科学家亢抗两位科普专家,分别围绕中微子研究领域和通信技术领域作科普报告,将高深科研知识转化为公众易懂的科普内容。

  全方位展示掀起科普热潮

  本次活动贯穿整个9月,由省科协、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等联合举办,紧扣“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主题,将全方位展示“十四五”时期广东省重要科技创新成果,预计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和122个县(市、区)将开展超过3000场次活动。

  活动采用“1+1+5+N”的创新模式,“1”代表在广州正佳广场举行的启动仪式现场服务活动;另一个“1”则是将于9月26日至28日在广东科学中心举行的科普月成果汇展活动。“5”个分会场广州、深圳、东莞、惠州和湛江同期举办活动,在全省“N”个区域和领域开展一系列沉浸式科普体验、互动式展演,线上线下多形式发动公众参与其中,让科学的种子广泛播撒在南粤大地上。

  记者在主会场活动现场看到,“数智新世界”功能区受到市民欢迎,他们可化身“未来城市设计师”用AI规划城市,还能在“电路迷宫”学习芯片知识。

  为期4天的主会场活动聚焦人工智能、卫生健康、食品安全、防灾避险等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设置低碳新世界、无界新世界、健康新世界、数智新世界、创想新世界等功能区,集中展现前沿科技的生活化应用场景,有多个科普教育基地、科研院所、科技企业、三甲医院参与布展,让公众逛着街就能近距离感受科学魅力。

  (来源:南方日报)


相关附件:
揭东区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