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东正努力打造成为环境可载的现代产业区、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崇文尚信的和谐家园。
揭东以现代化园区为载体打造全域产业功能区。
揭东以竹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龙头”走上乡村振兴之路。
鸟瞰揭东辖区,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高铁揭阳站坐落其中,借“铁”借“路”出海,揭东内外交通大动脉强劲搏动;走进现代园区,“中央工厂”“无人车间”等特色产业项目相继落地,揭东产业招牌不断释放光彩;漫步埔田牌边村,清风拂过、竹林作伴,“沙沙”声是美丽村居的悦耳之音,更是揭东乡村振兴的“奋进曲”……
2022年,揭东全域发展蓝图翻开了崭新一页。揭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以及揭阳市委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古城、滨海新城,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产业强市的要求,精细算好产业经济、民生基础、历史问题“三盘账”,全力落实党建引领、产业布局、设施提质、乡村振兴、民生保障、平安护航“六张地图”的项目,努力打造成为“环境可载的现代产业区、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崇文尚信的和谐家园”。
只争朝夕、敢为善成,揭东又一次踏上了发展新征途。
产业主引擎 奏响2022奋发赶考最强音
新春二月,节日气氛正浓。在揭东韵达潮汕分拨中心,满载快递的大货车进进出出、员工分拣包裹忙碌不停,仅除夕和大年初一两天,该快递分拨中心就发出了近40万件货物。同一天在锡场镇军埔村,“90后”电商店主许冰锋也开始营业,自营服装、线下供货,当遇上促销活动,店里20多人全部忙得团团转……
电商物流是揭东的优势产业之一。近年来,揭东区积极贯彻广东省深化“互联网+”发展战略,围绕揭阳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推动全区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引领全区电商发展。目前全区电商市场主体共15430个,其中企业1962家、个体户13468个,电商从业人员达到10多万人,主要经营类型为服装、日用品、五金、食品等。
“要全力发展新兴业态。立足区位和产业优势,做实做强生产性服务业。”今年来,揭东加大力度擦亮电子商务品牌,在发挥电子商务先发优势的基础上,统筹物流枢纽、配送中心、冷链运输等布局建设,加快培育直播电商、生鲜电商、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和新模式。
放眼如今的揭东,拥有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在2022年,打开揭东“六张地图”之首的产业布局地图,奋斗方向坚定直指“构建产业链条互补联动的全域产业功能区”: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统领,推动揭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德金属生态城、揭阳产业转移园“三园联动、一体发展”,全力做好一二三产文章,一个环境可载的现代产业区即将到来。
2月23日召开的揭东区三届二次党代会对此作出全盘谋划,一方面聚集资源做优一产,加快推进竹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茶叶、蛋鸡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打造竹笋、炒茶、油茶3条市级农业产业链,实现优势特色农业集群化发展;另一方面聚合力量做强二产,推动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企业;此外,聚焦联动做活三产,加快推进冷链物流、电商物流产业集聚发展,打造揭东康养品牌和玉文化新业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之路。有了通途大道才能加快人才、财富和资源的流动,激发地区持续发展活力。揭东围绕全区路网“一张图”,不断打造内畅外联的交通格局:推进汕梅高速公路埔田连接线、中德金属生态城高速出入口、国道G206线揭东路段等工程建设,不断打通对外交通大动脉;建设“四好农村路”,加快城区飞凤路、月城英篮路、玉滘新尖美路等道路建设,优化织密城区“内网”,让交通通达八方。
地区要高质量发展,首先要企业高质量发展,只有优化政务“软实力”,才能增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2021年,揭东政务服务中心获评广东省市县级政务服务标杆培育大厅。今年,为更好服务企业发展,揭东提出政务服务要围绕“三个最”目标,当好三个“人员”角色,即基层行政运行的“指导员”、企业发展的“服务员”、群众生活的“物业管理员”,全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营商环境,为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城乡同振频 朝宜居宜业美好愿景步履不停
“茶汤淡黄如花生油,味道醇甘喉底厚”,说的正是生长于揭东玉湖高山的坪上炒茶。今年2月,坪上炒茶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玉湖镇也获全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示范村镇称号,漫山茶叶子在乡村振兴的推动下蝶变成“金叶子”,托起大产业。
产业振兴,是打开乡村振兴之门的密钥。揭东以竹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茶叶市级产业园、蛋鸡养殖市级产业园等经济载体作为“龙头”,不断带动乡村走上振兴富裕之路。在2022年,揭东将以农业产业链“链长制”为牵引,推动“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同时发展一批优势现代农业主导产业,着力推动富民兴村产业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激活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圩镇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枢纽,是衔接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节点。过去一年,揭东首批美丽圩镇启动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地。新的一年,揭东将加快推进一批农村公路“单改双”“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等项目,全面提升圩镇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
如今的揭东乡村,一个个落后村逆袭故事次第上演,一个个百姓致富梦照进现实,饱含奋斗热情的乡村振兴“音符”在揭东的每一寸乡土上跳动……
夕阳余晖,远处的绿皮火车呼啸而过,草地上孩童的打闹声清脆悦耳,复古铁路美景被游客的相机收录。这是刚交付使用的麒麟路改造和铁路公园工程项目,也是该区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建设、打造宜居宜业新型城镇的生动实践。“铁路公园原来是棚户区,环境卫生很不乐观,现在建成铁路公园,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前来散步的魏先生夫妇赞不绝口。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揭东城乡的华丽蝶变,背后是揭东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民生福祉等服务的努力,让生活在这片沃土上的人民更舒心。步入2022年,打造新型城镇、构建和谐家园仍在揭东发展版图上占据重要地位:在今年,揭东将以“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以“裁缝”手艺裁剪城市新衣,因地制宜实施小绿地、小公园等各种“微改造”,构筑鲜明揭东符号;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融入教育公平、医疗服务、民生保障、文化事业等一桩桩民生实事,让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成就感底色更足。
如今,俯瞰揭东这片土地,山河之间,城美乡亦美,业兴人亦乐。向着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崇文尚信的和谐家园愿景不懈奋斗,2022,揭东步履不停。
美好蓝图
“党建引领”地图为高质量发展强根固基
“阿姨,这两天天气变冷,我们给您送了床棉被”“大叔,下雨天,有什么事您给我们打电话,我们来帮您解决……”今年元宵节后气温骤降、连日湿冷,给空巢老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带来极大困扰。迎战寒流,揭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党员志愿者迅速行动、为群众送上“暖流”,这是揭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党建引领下有效发挥作用的生动注脚。
回顾2021年,揭东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深入推进工作。“强国有我·党史故事我来讲”宣讲比赛、“忆党史·担使命”主题读书活动……无论是一批批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实践在基层百花齐放,还是深入推进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潭王村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都诠释了揭东坚持党建引领、不断为基层治理再添“红色引擎”的坚定理念。
站在2022年开新局之时,揭东将如何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提速提质、让全区朝着美好明天勇毅前行?
“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困难风险的‘定海神针’,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做到走弯路不迷惑、走直路不得意、走上坡路不畏惧、走下坡路不失控。”这是揭东区三届二次党代会报告中的重要内容。在新的一年,揭东将以党的建设引领全方位高质量发展,通过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强化“三个作用”发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这“四个强化”高质量绘好“党建引领”地图。
奋进2022,在勇担“三个打造”新使命的道路上,揭东提出要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克服精神懈怠危险打造“信仰揭东”;强化干部队伍“朝受命夕饮冰”的事业心和“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用起来,努力锻造一支扛起揭东发展重任的铁军。
党建力量“沉下去”,让基层治理“强起来”。
为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揭东区三届二次党代会报告释放了强化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组织书记“头雁”引领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三个作用”发挥的信号。
过去一年,揭东在抗旱送水、疫情防控等节骨眼上,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尤其在党建引领疫情防控中,揭东深化3013个网格8672名网格员的三级党建网格,目前已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211支、设立党员先锋责任岗211个,不断推进网格化基层治理工作。
新时代砥砺前行,强化风清气正的廉政氛围更是不可或缺。在今年,揭东将保持反腐高压态势,着力破除“九种现象”,树立“九种作风”,并以区委巡察和派驻纪检组两把“利剑”为抓手,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防线。“真正做到把权力关在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以风清气正的环境为发展保驾护航。通过干成一批项目、锻炼一批干部,带出一支清正廉洁、强劲有力、敢闯敢试的队伍。”揭东区委书记梁柱华说。
奋进故事
项目为王
挂图作战
3月29日,随着揭东区按下2022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开工暨第二季度重点项目推进“加速键”,现场鞭炮声、工程车鸣笛声热烈响起,27个新开工重点项目铆足“虎”劲、开足马力冲刺开门红。
“项目为王、挂图作战!”这是今年揭东发出的高质量发展新号角。项目建设是提升城市品质、扩大有效投资的载体,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今年来,揭东以打造“环境可载的现代产业区、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祟文尚信的和谐家园”为目标,围绕“六张地图”谋划推动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强发展的政府投资项目和产业项目建设,共确定区级以上项目143个,计划总投资306.47亿元,年度投资计划58.21亿元。
今年第一季度,揭东区级新开工项目27个,占新上项目的28.13%,已完成投资3.5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12.42%。其中基础设施工程项目14个、民生保障工程项目8个、现代产业项目5个。此外,47个续建项目全部动工,有3个已经建成投产。
项目兴则产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揭东提出全区上下要坚持“项目为王、挂图作战、制度支撑”,以结果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以制度为保障,全力落实好“产业布局地图”。其中关键一招就是紧扣揭阳市委提出的“三贡献一高一强”标准,狠抓招商选资,着力引进一批优质项目。
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以“亩产”论英雄,大力引进现代农业、高端制造业和科技研发、跨境电商、医疗康养等现代服务业,强化产业发展整体优势;其次,要以“土地等项目”为前提,强化土地储备管理,扎实做好园区土地整合、报批、收储工作,为招商选资提供坚实保障;同时,更要以“育苗、种树,搬大树回家”的耐心与气魄,构建外出招商、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等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加快催建促产,推动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项目梯队……以优质项目的加速落地,不断激发揭东经济的活力与竞争力。
如今的揭东,正满怀着对未来的无限热忱,以一往无前的冲劲干劲,只争朝夕、敢为善成,努力打造环境可载的现代产业区,在揭阳开启现代化新征程上画就新的产业图卷。
五年掠影
●锡场镇潭王村被党中央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玉湖镇汾水村被中组部评为红色美丽乡村试点村。
●揭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省级”到“国家级”的跨越。
●揭东开发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军埔村被评为“中国最美淘宝村”。
●揭东荣获广东县域电商创新奖。
●揭东被定为全省注塑日用品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
●揭东政务服务中心获评广东省市县级政务服务标杆培育大厅。
●揭东竹笋产业园成功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三次产业结构由7.7∶53∶39.3调整为9.7∶42∶48.3。
●以“三贡献一高一强”为招商选资标准,2022年143个重点项目计划投资306.47亿元。
●持续增进群众福祉,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比每年保持80%以上。
●“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培训超6000人次,新增城镇就业4220人。
●完成13条高指标劣Ⅴ类水体应急整治,饮用水源监测100%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