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重要节点。5月8日,揭阳市揭东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大会听取揭东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为此,揭东将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奋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发挥竹笋、炒茶、油茶三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作用,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优质农产品走进大湾区,推进“圳品”、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定,借助“双百行动”东风,对接东莞理工学院等智库资源,合力推动“农产品IP打造”“直播助农”等工作,提升“揭农尚品”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全面推进城区产城融合发展、玉文化、埔田联城带村等3个典型示范带建设,以点带面整体改善城乡风貌。以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锡场镇中心镇试点,统筹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加快全区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推进农村道路硬底化、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六治”治理、“四小园”建设,力争年内8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标准。 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盘活镇村“静止资源”“沉睡资产”,因地制宜打造预制菜、电子商务等小微工业集聚区。持续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重点推进宅基地改革,加快推动西河村农村集体建房和4个农民集中式住宅建设试点项目建设。 ——坚定不移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坚持新老并举、成链成群,培优锻强巨轮、宝嘉、燕塘乳业、海兴等“链主”企业,进一步强链富链延链,集中优势力量发展五金机电、食品饮料、智能穿戴为代表的精密制造等产业集群;瞄准大南海石化项目这一“超级链主”,围绕石化下游、海工上游强化就地延链、原料“隔墙供应”,招引配套产业落地,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重点支持冷链物流和跨境电商两大生产性服务业扩能增效,推进玉湖冷链(揭阳)交易中心、中国邮政、格力粤东销售及配送中心项目建设投产,谋划布局粤东跨境电商物流枢纽基地、经开区跨境电商产业孵化器项目,推动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工业化“双向赋能”。 提高“双招双引”与 “双有双心”工程质效,积极开展以链招商、以商引商,大力招引行业领军企业、链主企业等高附加值优质企业。鼓励支持本地企业增资扩产、转型升级,梯度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做实人才“引育留用”文章,推广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机制,推动更多优质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优化提升揭东经开区、中德产业园、揭阳产业园产业发展格局,盘活闲置国有存量建设用地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专业化、特色化“园中园”;高标准打造高铁站、玉文化两大片区,加快高铁站片区土地征用,完善园区“七通一平”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加力推进新亨电子商务园等项目,推动“站、产、城”加速融合;深挖玉文化产业资源,加快缅商玉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发展文创潮玩、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提升阳美玉都4A级景区服务水平,持续擦亮“中国玉都”金字招牌。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充分释放消费潜力,继续举办农事节庆和促消费活动,促进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推动阳美玉器市场等专业市场创新发展,优化提升三大精品街区,组织揭东天虹广场等商圈开展美食节、周年店庆等活动,多元化丰富消费场景。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化莞城揭东对口帮扶协作,探索布局“双向飞地”“产业共建”等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深入推进绿美揭东生态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品质城市 推深做实林长制,深入推进绿美揭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持续开展“我为家乡种棵树”“绿美揭东必有您”等活动,确保全年乡村绿化植树16万株以上。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深化河(湖)长制,继续开展“千村万池百里河道”清淤,因地制宜开展水岸绿化,谋划打造绿美碧带、建设幸福河湖;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协调推进国道G206线揭阳新亨至地都段改建工程和揭惠铁路、粤东城际等项目揭东段征地拆迁,加快国道G539线、省道S234线和省道S255线路面改造提升,实质性推进国道G206线新亨段改造提升工程、揭东区临江北路西延线等项目建设,配合做好市马牙路快速化改造项目建设,积极融入市级交通网络体系。全力推进磐东街道及月城镇污水干支管网扩延工程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全面完成剩余73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 系统开展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推进13个老旧小区改造,打造城区十大生活市场,加强文体设施、公园绿地、公厕、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规范管理,着力打造舒适生活圈。深入开展城市卫生治理行动,提升城区市容秩序。探索实施公共资源特许经营,有序推进智慧停车、污水处理“按效付费”等新模式。 ——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强化就业优先导向,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强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帮扶;完善支持青年就业创业政策体系,鼓励青年人才下乡、返乡、兴乡。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稳步推进镇(街)村(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长者饭堂建设,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落实好生育休假、生育保险等支持政策,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推动殡葬领域治理常态化长效化,完善殡葬服务体系,护好群众“身后事”。扎实做好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双拥共建、优抚安置工作,加强低保、残疾人、特困、孤儿等困难弱势群体关心帮扶,全力办好区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用好“双百行动”、东莞帮扶资源,全力实施教育体系建设、五育融合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治理能力提升、数字赋能教育等五个专项行动。加大力度提高“三所学校”和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加快磐东中学、揭东三中等项目建设,谋划启动龙尾中学、锡场镇石洋小学等项目,办好乡镇中心小学、公办寄宿制学校,实现标准化全覆盖。 推动基层卫生院创优建设,打造“一院一特色”医疗品牌,实现国家基本标准全覆盖;规范村卫生站运营,加强村医队伍培训,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村居一线,构建三级联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区人民医院、区第二人民医院与省中医院、深圳市眼科医院建立深度帮扶合作机制,建设一批“医疗联合体”。 注重优秀文化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推动“灯杆彩凤”“烟花火龙”等非遗继续“出圈”。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打造“文艺轻骑队”“有凤来仪”等群众文化品牌。升级改造榕泰广场,完善全民健身设施示范点、社区体育公园建设,打造全民健身品牌活动。加快望天湖生态康养小镇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一批A级旅游景区提级提质。 ——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揭东、平安揭东,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开展2025“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狠抓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强化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等领域监管,坚决防范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统筹做好防汛、森林防灭火等应急准备,强化应急救援物资保障,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大力开展“三品一特”安全监管、风险排查,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零容忍”打击遏制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坚决守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和耕地保有量。防范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处置,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打好保交房、保办证攻坚战,分类化解处置历史遗留问题楼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突出抓好初信初访和信访积案化解,大力提升“12345热线”“急难愁盼我来办”平台办理质效,推广建设“郑大进精神调解室”,推深做实“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纵深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打好禁毒人民战争,推进“靖阳2025”等专项行动,严打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持续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要求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全面履行好政府职责。